《給所有人的世界哲學史》:康德認為世界由我們的觀念構成,無疑是極為激進的知識觀點

  发布时间:2024-05-20 22:41:1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羅伯特.索羅門Robert C. Solomon)、凱瑟琳.希金斯Kathleen M. Higgins)理性的領域——康德從獨斷論到懷疑論在日耳曼,啟蒙運動引起人們猜忌,法國大革命則成了洪水猛獸 。

文:羅伯特.索羅門(Robert C. Solomon)、給所觀點凱瑟琳.希金斯(Kathleen M. Higgins)

理性的有人由們疑極領域——康德

從獨斷論到懷疑論

在日耳曼,啟蒙運動引起人們猜忌,世的觀法國大革命則成了洪水猛獸。界哲進日耳曼人並不認為啟蒙運動是學史普世或世界性的哲學,相反地,康德他們認為啟蒙運動是認為倫敦與巴黎主流觀念的投射,如同思想上的世界帝國主義(imperialism)。至於巴黎的念構法國大革命,並不代表哲學的成無勝利,反而是為激一連串混亂的開始。還要十年以上的知識時間,啟蒙運動的給所觀點成果才能真正影響絕大多數日耳曼人。

儘管如此,有人由們疑極啟蒙運動最終的世的觀哲學支持者卻出現在日耳曼。康德(Immanuel Kant)是萊布尼茲的追隨者,也是牛頓物理學的熱情擁護者;此外,他也支持盧梭激進的社會與教育理論。康德和大多數日耳曼人不同的是,雖然身處遙遠且未受革命侵擾的東普魯士,卻仍熱烈支持法國大革命。不過,真正讓康德涉入啟蒙運動計畫的,卻是另一場革命,這一點要從康德遭遇休謨的懷疑論說起。

休謨的懷疑論讓康德從「獨斷的睡夢」中醒來,不再毫不批判地接受萊布尼茲的形上學。因此,康德認識到理性的限制與力量,而他最顛峰的哲學作品即是針對理性與判斷力所做的三大「批判」。不過,康德的理性批判具有超越哲學的廣泛意涵: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康德重新定義了從中世紀以來,宗教與科學愈來愈尖銳的衝突。

康德是虔誠的基督徒,屬虔信派(Pietist Lutheran),他的信仰未曾動搖過;而他也是牛頓新物理學的堅定信仰者,堅持我們必須「限制知識,以讓出空間給信仰」。康德寫道:「有兩件事讓我充滿敬畏,一是滿布星辰的天空,另一是內心的道德法則。」康德的哲學基本思想,在於區分滿布星辰的天空與道德法則(與宗教),並且在兩者(並超越兩者)中尋求理性。

儘管如此,科學、道德與宗教並未局限在各自的領域之內。科學的基本原理似乎是「普世且必然的」,或者,這個基本原理是康德所謂「先驗的」(休謨曾以懷疑論加以質疑)。在此同時,神的國度與人類靈魂的不朽,連同人類的自由與道德義務,都與科學格格不入。因果律與科學的實體世界位於「現象界」(phenomenon),亦即我們的經驗世界;而康德概稱為「上帝、自由與不朽」(與道德)的偉大觀念,也有自己的世界,即「理智」世界,一個獨立於經驗卻仍受理性統治的世界。

「理性」是啟蒙運動的口號,也是康德「理性至上」哲學的要角。儘管休謨反對,科學仍被證明合於理性,而道德則是由普世義務的道德法則構成;即使是信仰這樣經常被視為非理性(或至少是超越理性)的縮影,也被認定為符合理性且可證成的信念。康德的策略是區分經驗領域與超驗領域(或通常稱為「形上學」),他認為形上學問題之所以看起來不理性,原因在於知識的限制即是經驗的限制,而形上學問題本質上是超越經驗的。有些形上學問題,特別重要的像上帝、自由與不朽,是可以回答的,但是這些不屬於知識。上帝、自由與不朽的問題屬於理性層次,但不是「實踐」理性;它們是「道德假定」,而非科學真理。

第一批判

知識問題與科學基礎在康德的巨著《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被提出,這本書首次出版於一七八一年,被許多哲學家認為是最偉大的哲學作品。康德認為,人類是透過直覺或感官作用來「建構」所經驗的客體,並且將這些客體安放在空間、時間以及與其他客體的因果關係中。他曾提出著名的說法:若是缺少理解的概念,我們的直覺將是盲目的;若是缺少了感官作用,我們的概念將是空的。經驗來自於理解(understanding)在感官上的運用,而我們認知到的世界則為結果。

然而,在我們的概念中,有些並非來自於經驗(亦即並非「經驗性的」),而是「先於」經驗。它們是「先驗的」,是內在結構的一部分,或者諸位讀者比較偏好這樣的說法:它們是人類心靈的基本原則。這些規則稱為「範疇」,例如實體範疇是統轄一切人類經驗的規則,我們經由這些規則,以特定方式來組織感覺,使其被經驗為物質對象。康德以此回應休謨的懷疑論。外在世界並非從我們的經驗推論而來,而是作為我們思想與知覺的基本範疇,構成我們經驗的核心。

不過並非所有最基本或先驗的心靈結構都是範疇,例如空間與時間就屬於先驗的「直觀形式」。由於康德發現時間與空間是先驗的直觀形式,因此對數學與幾何學的本質提出更激進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學科的必然性曾讓希臘人印象深刻,現代哲學家也或多或少理所當然地將它們視為「理性真理」。而根據康德的看法,算術與幾何學的命題必然為真的,因為它們分別針對時間與空間的先驗結構做出形式描述。

康德的新「觀念論」(認為世界是由我們的觀念構成)無疑是極為激進的世界知識觀點;然而,康德並未極端到認為是我們創造了世界,而是認為,無論如何都沒有必要推論或證明,世界是「外在」於我們的存在。不過,如果我們的確組織或「建構」了我們的世界,是否表示我們可以隨心所欲?

根據康德的看法,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我們無法選擇感官作用(感官作用形塑了我們經驗中的基本材料),也無法選擇三維空間或不可回溯的一維時間以外的範疇。同時,我們也沒有其他的範疇與方式來組織、詮釋或「建構」我們的經驗,於是乎,用來形成心靈基本結構或規則的範疇是普世且必然的。這是個驚人的結合,對於常識與科學世界觀的激進反思與保守支持,在此融為一體。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