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姜麗文與王力宏事件「不自知的歧視」,令港台的「平權成就」大打折扣

  发布时间:2024-05-21 21:18:2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香港和台灣「不自知的歧視」最近,無論台灣和香港都發生了涉及歧視的「事件」。然而,在公眾討論中,不但普羅大眾並未意識到歧視問題的存在,就連專家、學者、評論家等,也沒有指出這個問題存在。筆者認為,這個現象 。

香港和台灣「不自知的發生歧視」

最近,無論台灣和香港都發生了涉及歧視的姜麗件「事件」。然而,文與王力在公眾討論中,宏事不但普羅大眾並未意識到歧視問題的自知折扣存在,就連專家、歧的平大打學者、視令評論家等,港台也沒有指出這個問題存在。權成筆者認為,發生這個現象值得重視。姜麗件

先說香港。文與王力2021年的宏事TVB頒獎典禮,女演員姜麗文獲得「女飛躍進步獎」。自知折扣姜麗文是歧的平大打香港著名的演藝世家的成員,父親是影星秦沛,叔父是影星姜大衛,(半)叔父是導演爾冬陞。哥哥、堂姐夫等都是藝人。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又從事演藝工作,她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可以理解,當她獲得出道以來第一個有份量的獎項時的激動心情。

這本來絕對可喜可賀,但她獲獎的原因卻令人覺得不免遺憾。姜麗文之所以表現亮眼,乃在處境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中飾演一個菲律賓女傭(菲傭)。裡面她不但惟妙惟肖地模仿了菲律賓人半英半粵的說話風格及怪腔怪調的廣東話,劇中的皮膚也比平時黑,讓觀眾覺得她非常「像一個菲傭」。

無可否認,姜麗文花了大量功夫把這個角色演好。然而有兩個問題涉及歧視:首先,這個一個菲律賓人的角色,為什麼要找一個香港的漢人去飾演,而不是菲律賓裔,或者擴大一些,東南亞裔的演員飾演?進一步,姜麗文的表演是否有「醜化」或「成見化」菲律賓人?

我們知道在反歧視比較先進的西方,在影視藝術作品中,白人「塗黑臉」飾演黑人現在已經絕跡,因為這是種族不平等的體現。在一些比較激進的意見中,就連以前的「塗黑臉」行為也成為「取消主義」的理由(比如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就因為小時候「塗黑臉」一度引發政治危機)。儘管筆者不同意那種激進的算舊帳的「取消主義」,但在文明地區,「塗黑臉」確實已被承認為一種種族歧視,不應該再出現。

應當說明,「塗黑臉」不一定是「成見化」或「醜化」,一些時候它只是正常地演繹。然而即便如此,也屬於種族歧視的一種(儘管性質較輕),因為它「剝奪了本來應該屬於少數族裔的發展機會。」然而,在更多的情況下,「塗黑臉」伴隨著「成見化」甚至「醜化」。

所謂「成見化」,就是把某種成見(stereotype)安放在這個角色上,以某種特徵影射整個族群。有時候這種「成見」不一定有惡意,只是認為「他們就是這樣的」。但在更多時候,「成見」中透露出的惡意非常明顯,這就是「醜化」。

為了說明這個區別舉兩個例子。中國前幾年在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中,由漢人「塗黑臉」扮演非洲人,模仿黑人的腔調,就引來大量的指責。這個事件更應該屬於「成見化」,因為節目在說「中非友誼」,不太可能故意醜化非洲人。但在2017年中印「洞朗危機」中,中國官方媒體又找漢人以「塗黑臉」的方式扮演印度人,還用一種印度人也不用到怪腔怪調諷刺印度人。這就是明顯的「醜化」,而不是「成見化」。這當然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

姜麗文的例子中,無可否認涉及「塗黑臉」的嫌疑。應該說明,有時候「塗黑臉」是情有可原的,因為找不到相應族裔的演員。

然而,香港並非沒有菲律賓裔的演藝人。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和菲律賓交往頻密。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香港和東南亞的經濟人員來往比和中國大陸密切得多,甚至有人認為香港是「東南亞文化圈」的一部分。當時香港發展的東南亞藝人包括菲律賓藝人甚多,也有很多菲律賓血統的本土香港人,80年代著名歌手「露雲娜」(Rowena Ellen Cortes)就有菲律賓血統。

在香港開放家傭市場後,更有大批菲傭來到香港發展,一些菲傭還通過途徑轉換身分成為香港人。近年來,菲律賓女藝人在香港發展最成功的例子,還有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因《淪落人》而獲得「最佳新演員」的姬素・孔尚治(Crisel Consunji),無獨有偶,她飾演的角色正是一個菲傭。

即便在TVB,以前也有專職飾演菲傭的演員「杜思娜」,看上去是個菲律賓裔(儘管在網上找不到可靠資料確認)。這說明,TVB不是非要一個漢人去飾演菲律賓人不可。

客觀地說,TVB在近年來對少數族裔的平權比以前有所進步。比如,以往TVB只多用白人去演白人角色,南亞裔角色很多都由塗黑臉的漢人扮演。但最近十年,TVB中的印巴裔演員已比以前多,也儘可能做到「印人演印角」。但對菲律賓裔乃至東南亞裔,卻顯然沒有相應的努力。

在姜麗文這個角色上,我們有理由質疑TVB,是否盡努力先尋找菲律賓裔或東南亞裔的演員,還是第一時間就找姜麗文飾演。如果沒有,就可以肯定地歸於「塗黑臉」的類別。

對不同種族而言,「塗黑臉」帶給的感受也不一樣。比如,如果TVB找一個漢人「塗白臉」扮演西方人,那麼引起的爭議一定少得多,因為在香港白人普遍受到尊重。在所謂「歧視鏈」上,白人不是受歧視的一方。但菲律賓人在香港歷史和現實中卻本來就屬於被歧視的對象。這點人所皆知,大概不需多論證。

至於,姜麗文的演繹方式,特別是那種「模仿菲律賓人說粵語的腔調」,很顯然是「成見化」來菲律賓人,讓誤以為所有菲律賓人都這樣說話。至於是不是「醜化」,儘管筆者認為確實是醜化了,但也承認有一定的爭議。一來,筆者相信姜麗文本身沒有醜化菲律賓人的主觀願望,她倒是在頒獎禮上感謝自己的菲傭。二來,筆者沒有認真觀看所有涉及她出演的場景,不宜下斷論。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