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是女性》:「情感混亂的母親」在養育中的典型特徵是,常常情緒性失控地對待孩子

  发布时间:2024-05-17 22:23:1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侯玉珍情感混亂的母親:為什麼你會在關係中受傷情感混亂的母親的養育特徵雖然我的母親有很多不足,但我從來沒有挨過打。在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被小偷打過兩拳,打在肚子上,當時我痛得躺在地上,內心充滿恐 。

文:侯玉珍

情感混亂的因為育中母親:為什麼你會在關係中受傷

情感混亂的母親的養育特徵

雖然我的母親有很多不足,但我從來沒有挨過打。女性在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情感親養時候,我被小偷打過兩拳,混亂打在肚子上,母的典地對待孩當時我痛得躺在地上,型特緒性內心充滿恐懼,徵常感覺自己要死了。常情之後,失控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因為育中我都被這種恐懼困擾,女性天一黑就害怕一個人走路,情感親養每天晚上都要檢查房間是混亂否有人。很久之後,母的典地對待孩我才慢慢找回安全感。型特緒性

雖然這只是一次偶然的挨打經歷,並且發生在成年之後,但這足以摧毀我內在的安全感。我時常在想,那些我在臨床諮詢中聽到的因為媽媽情緒失控或父母爭吵、打架而感到恐懼和無助的孩子應該怎麼辦?

情感混亂的母親在養育中的典型特徵是,常常情緒性失控地對待孩子,比如恐嚇、威脅或打孩子,從而使孩子產生巨大的恐懼感。有個女孩告訴我,她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被媽媽打到躺在地上,一直驚叫和打滾;還有一個女孩告訴我,當媽媽把她往死裡打的時候,她就咬牙一聲不吭,心裡想被打死也就算了。

有的媽媽會用語言或眼神恐嚇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安靜、聽話。有很多恐懼來自嬰幼兒時期,即前語言期,媽媽帶有敵意的眼神或動作足以讓嬰幼兒產生強烈的恐懼感。

當然,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家庭暴力事件中的主角常常是爸爸,媽媽和孩子經常是被家暴的對象。對此,我也很憤怒。因為作為弱勢群體,女性和孩子無論在家庭還是在社會方面,經常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保護,大多數人主張女性隱忍,為了孩子,無論如何都應該隱忍,這被稱為「美德」。這樣的輿論環境進一步促使媽媽認為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情感混亂的媽媽容易和孩子形成混亂型依戀

混亂型依戀是由心理學家梅因(Main)研究發現的。媽媽情緒的混亂和不穩定性,導致孩子在關係裡充滿恐懼、焦慮和不確定性。梅因提出:當依戀物件不僅被體驗為安全港,與此同時,也被體驗為危險的來源時,混亂型依戀便產生了。

情感混亂的媽媽容易和孩子建立混亂型依戀模式,這是因為媽媽既提供他們生存的需要,又是他們恐懼的源頭。

我老家的隔壁住著一位年輕的媽媽,有一次回老家,她和我抱怨自己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一直尿床,並且在房間裡不敢關門,總要站在離門最近的地方。

我很清楚地知道,這是她對女兒很粗暴的養育方式導致的。有好多次,我看到她因為女兒尿床而情緒失控地對女兒甩巴掌。她女兒五歲時不小心掉到水溝裡,非常驚恐地掙扎著,她從水溝裡拎起女兒就是幾巴掌。大家的勸解似乎都不能消解她的暴怒,我看到了小女孩眼裡的恐懼、慌亂和無助。

當小女孩掉到水溝裡,這時最需要媽媽的安撫,但媽媽給予她的是恐懼的回應。實際上,小女孩尿床多數和內心的恐懼及衝突有關;而害怕關門也是擔心遇到危險無處可逃時採取的外化策略,這些都是混亂型依戀的特點。

當然,並不是所有打孩子的行為都會造成混亂型依戀。媽媽的行為如果常常讓孩子感到恐懼,才會造成混亂型依戀。

情感混亂的媽媽在親密關係裡更容易有家暴的情況,這也常常讓孩子感到恐懼。而貧窮和生育的壓力、被老公或公婆歧視及虐待的現實,也會增加媽媽把情緒發洩在自己孩子身上的可能性。

如果媽媽因為早期創傷,內心總是充滿恐懼,或者經常處於恍惚的狀態,心理學上稱之為解離狀態。那麼,孩子也會在媽媽身上體驗到混亂和恐懼,這樣也會導致混亂型依戀。有的媽媽會因為受不了孩子哭鬧不停而捂住孩子的嘴,孩子感到窒息後媽媽才突然醒悟,感到自己在傷害孩子。媽媽因為孩子哭鬧而出現解離的狀況,那一刻,好像媽媽的身份消失了,媽媽對孩子和自己的感知也消失了,於是出現那可怕的一幕。解離常常是早年創傷經歷導致的。

混亂型依戀的影響

那麼,混亂型依戀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混亂型依戀在人的孩童時期就已經產生比較明顯的影響。比如孩子在學校中有行為問題,如曠課、打架、霸淩其他同學等,這樣的孩子常常缺乏對他人痛苦的同情,這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孩子長期的警覺和缺乏媽媽的安撫使孩子變得混亂而好鬥,這又進一步導致家長、老師和同輩的拒絕和懲罰。有著混亂型依戀的女孩更容易在青春期發生性關係,因為這樣的女孩渴望愛,而在性的關係裡,她感覺自己是被「關注」的,被「愛」著的,她無法分清愛和性。但是,性本身讓女孩感覺自己不好,感覺羞恥,有的甚至會導致創傷性經歷。

混亂型依戀會讓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低下,應對心理衝突的策略失效,使其既渴望又恐懼親密關係,一生都活在糾結和痛苦中。有著混亂型依戀的人內心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其核心體驗是恐懼和焦慮。

小娟(化名)在家中排行老二,她爸爸是教師,比較少回家,家裡的農活基本由媽媽負責。她童年時常常被媽媽暴打,原因是媽媽幹完農活回家,發現小娟沒有做家務,或者小娟出去玩忘了做作業,等等。

而爸爸回家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因為爸媽會為一點兒小事大打出手。因此小娟總是需要去找鄰居幫忙勸架,她恐懼媽媽會死去,也恐懼爸爸媽媽會離婚。有時,媽媽在和爸爸打架之後會離家出走,每當這時,小娟都懇請爸爸把媽媽找回來。在媽媽離開的日子裡,小娟也活在恐懼裡,害怕再也見不到媽媽,害怕媽媽不要自己了。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恐懼、焦慮和無助一直伴隨著小娟,直到她成年。

從生理基礎來看,大腦中最基礎的邊緣系統會在孩子反復經歷爸爸、媽媽的威脅和恐嚇的時候被啟動,這會讓孩子的大腦感覺陷入生死攸關的處境,處於警覺的狀態。在之後的歲月裡,一有風吹草動,大腦就會打開警報系統,身體自動進入戰鬥或逃跑的狀態: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長期如此,一個人會經常性地情緒失控,身體持續緊張和僵硬。就如成年後的小娟,睡覺前總是害怕房間裡有恐怖的東西,時常感到身體處於緊繃狀態,腸胃總是不舒服,疑心自己得了胃癌,或當血糖高一些的時候,又擔心自己得了糖尿病。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