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要哭喔?」過去的我們不允許自己哭泣,如今我們也不允許自己的小孩哭泣 - 夜上海论坛

「這樣也要哭喔?」過去的我們不允許自己哭泣,如今我們也不允許自己的小孩哭泣

  发布时间:2024-06-29 03:22:3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陳伯娟人本資深親職講師)「這樣也要哭喔?」他對小孩說。「不過就是意外弄丟了一顆球,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必要哭嗎?那麼愛計較,再買一顆就是了。」唸完小孩,朋友回頭語帶無奈的向我發牢騷:「那孩子每 。

文:陳伯娟(人本資深親職講師)

「這樣也要哭喔?」他對小孩說。這樣自己自己

「不過就是也哭允許也不允許意外弄丟了一顆球,又不是喔過什麼大不了的事,有必要哭嗎?那麼愛計較,去的泣再買一顆就是哭泣了。」唸完小孩,今們朋友回頭語帶無奈的孩哭向我發牢騷:「那孩子每次都這樣,動不動就要哭,這樣自己自己玻璃心啊,也哭允許也不允許真是喔過搞不懂他!」

幹嘛哭給我看? 難過是去的泣自己的事

動不動就哭的小孩,像極了數學!哭泣你以為自己足夠了解,今們但考卷一發,孩哭照舊令人崩潰。這樣自己自己話說回來,數學可以先收抽屜,但小孩可不行。

「你說,該怎麼辦?」朋友突然開口向我討招。

我心一驚,誒,風向一轉,那考卷怎麼落我手上啦?不過,朋友都開了口,我總不能還袖手旁觀,只好放下手裡的咖啡,也順便將那點兒不甘不願收進抽屜。

我想,反正現在也搞不懂小孩,不如先來聊聊大人自己吧。問朋友:「看見小孩哭的時候,心裡的OS是什麼?」朋友想了想,說:「煩欸,又來了!幹嘛哭給我看。」這句OS既真實地揭露了大人的心情,也讓「問題」更清晰的顯形——眼前這位大人對哭泣的小孩為什麼帶有敵意?

更進一步問朋友自己小時候哭的記憶,他說,小時候如果想哭,一定會強忍回到自己房裡才哭,絕對不在任何人面前流眼淚,就算是自己爸媽面前也不,「我一直以為,難過是自己的事。」

一句「難過是自己的事」,意外勾起我塵封的記憶。小時候有一回隨父親到鄰居家作客,也不知怎麼開始的,我竟變成叔伯話題裡逗弄的主角,我很不開心卻又走不掉,還得接應每句不客氣的嘲弄與玩笑;父親全程在場沒有說任何一句話,直到氣氛走味,他才吐出三個字:「你回家。」我戴著無形羞恥箱獨自離開,走到馬路上才落下眼淚。我對自己說:「哭給他們看,我就輸了。」而那年我八歲。

我們可能在各種情境中習得「哭沒有用」,眼淚與哭聲既無助於求援也於事無補,動不動就哭的小孩太脆弱、不勇敢。過去的我們不允許自己哭泣,如今我們也不允許自己的小孩哭泣。可是,這並不正確。任何人在傷痛難過時都需要也渴望被支持,斷裂處需要重新與人、與自我連結。

先關照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才有能力傾聽他人

一路聊到這裡,朋友開玩笑地嘀咕:「我問該拿小孩怎麼辦,你怎麼反而一直談『我』啊?」「唉呀,因為『我』值得嘛。」借了句廣告詞作回答,卻不是馬虎敷衍噢。多數人避而不談感受,尤其是『我』的感受,「習慣」直接處理狀況,既有把握也有效率。

全副精力追著表面問題敲打的後遺症,就是只看得見表象,視野裡『我』——感受、想法和需要——消失了,接著『人』也消失了,我們都成了謝爾・希爾弗斯坦筆下失落的一角。

被忽略、抑制的感受以及不被滿足的需要,並不會被消失,只是壓縮,暫時封存在某個內在角落,一旦類似的狀況發生,又將被刺激,接著再被壓制。周而復始,造成惡性的迴圈。可以怎麼辦呢?

以「這樣也要哭喔?」來說,小孩動不動就哭、遇到挫折不會想辦法、小孩執拗講不聽、凡事都要大人幫⋯⋯,這些是多數爸媽們習慣瞄準的近靶,試試重新瞄準更後面(深遠)的目標——感受與需要。為什麼孩子的哭會引起我不耐煩的情緒?為什麼我好像不能接納孩子的軟弱?難過(哭泣)的價值是什麼?

擅長非暴力溝通的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曾說:「一旦能夠敏銳地察覺並照顧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有能力迅速調整好狀態來傾聽他人。」也就是說,能夠如實接納自己,就有辦法聆聽與理解他人。

阻礙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

話說從頭。動不動就流淚這件事在大人(我的這位朋友)眼裡,等同討拍、軟弱、無法獨立,都是在長大過程中該被調教的行為。但對小孩來說,會讓他流淚的事,向來都不算小事。這樣說,不是要求大人遷就小孩,以後遇到小孩哭一律「小題大作」,若真是這樣,不免淪為討好,恐怕也不是小孩真正想要的。

有句話說:阻礙往往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流眼淚/哭泣」行為本身是中性的,而「愛哭、動不動、每次、玻璃心、不獨立」這些詞彙既武斷且自帶評價,像使用了偏光的濾鏡看小孩,攝下的影像定型了我們日後每一次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看法」決定了事態的發展;一個淚眼汪汪的孩子,我若判斷當下自己內在是鬆軟並擁有給出支持的餘裕,那我就想為孩子做更多,我想成為孩子當下的陪伴者,給出我的支持。反之,若認定一個孩子就是愛哭勸不聽,而大人也無法覺察自己的情緒隨之起舞、衝突升級,事情將走向截然不同的結果。

朋友若有所思,我也不急,靜靜地等。

一會兒他抬起頭看我,眼神閃動不一樣的亮彩,朋友說:「大概是我一直認為哭是給大人添麻煩的事,從來沒有想過哭不應該被當作一種錯誤。我現在真的很想去陪小孩,告訴他我的發現、也想聽聽他的想法。」我舉起馬克杯,與朋友交換了心照不宣的微笑,祝福他卸開了「這樣也要哭喔?」的緊箍咒。

本文經人本教育札記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 這樣也要哭喔?

延伸閱讀

  • 一個體育班選手的自白:是培訓還是教訓?被兩個教練踢到全身從手指頭到腳趾頭都瘀青
  • 「回應式教室」教學法(上):兼顧社會情緒與學業學習,讓每位學生感到與他人的連結,培養歸屬感
  • 幼教申訴不斷,為何「視幼兒如芻狗」恣意打罵的幼教老師有恃無恐?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 瀑电必蓄水 清库无条件

    自今年5月24日瀑电汉源库区库底清理打响第一炮后,汉源库区库底清理工作正式开启大幕,6月,整个瀑电汉源库区城区、农村库底清理全面展开,一场紧锣密鼓的库底清理工作快速推进,截至10月11日,汉源城区累
    2024-06-29
  • 大掃除「3秘訣」超省力 還能避身體痠痛!搬物品別只彎腰不蹲下

    農曆年將至,各家各戶開始除舊布新,打掃完屋子看起來又是煥然一新,然而因為短時間內大量且不斷重複某個動作,導致局部的肌肉過度負荷,造成身體多處痠痛,反而沒能好好享受假期。年度大掃除三大重災區中醫師段薰分
    2024-06-29
  • 元旦假期 宿城消费持续升温

    元旦三天小长假落下帷幕,在元旦假期期间,我市消费市场活跃,各大商场超市推出了不少特色活动和促消费举措,带动消费市场一片红火。元旦假期期间,记者对宿城万达、苏宁、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走访发现,这些地方不
    2024-06-29
  • “双减”政策实施一周年 多方合力关爱未成年人

    今年暑假恰逢“双减”政策实施一周年。泉州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市关工委等部门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活动阵地尤其是复兴少年宫作用,多渠道拓宽城乡未成年人暑期
    2024-06-29
  • 謝哲青《永恆的凝望》:佛羅倫斯市中心的SMN火車站,是我追尋文藝復興旅程的起點

    文:謝哲青「羅馬正在殞落,我家鄉的城市就要興起,而且,她會大張旗鼓地完成偉大功業。因此,我立志要寫下它過往的全部!只要還能看到她興起的點滴,我甚至還想寫到當代最新發展的種種!」——《新年鑑》Nuova
    2024-06-29
  • 【新春走基层】升腾烟火气 浓浓新年味_

    大红的灯笼挂起来,欢快的龙灯舞起来……随着农历龙年春节临近,大街小巷升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街道上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ld
    2024-06-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