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深信人民有力量改變,將繼續女權抗爭 - 夜上海论坛

202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深信人民有力量改變,將繼續女權抗爭

  发布时间:2024-06-28 22:22:3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中央社)諾貝爾文學獎6日公布,由法國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摘下桂冠,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隨即祝賀。艾諾在兩種社會階級中拉扯,自傳式撰寫生命故事。她今天說,深信人 。

(中央社)諾貝爾文學獎6日公布,諾貝女權由法國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摘下桂冠,爾文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隨即祝賀。學獎艾諾在兩種社會階級中拉扯,得主自傳式撰寫生命故事。安妮艾諾她今天說,深信深信人民有力量改變,人民也將繼續女權抗爭。有力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6日揭曉,量改由法國作家安妮.艾諾獲得殊榮,變將是繼續這獎項1901年開始頒發以來,119位得獎者當中第17位女性獲獎者,抗爭也是諾貝女權首位法國女作家。

瑞典學院表示,爾文艾諾作品直白簡練,學獎「在她的寫作當中,艾諾不斷從不同角度,檢視一個由性別、語言和階級巨大差異所刻劃的人生」。

得知獲獎後,82歲的艾諾接受《瑞典電視台》(SVT)訪問時說,「這是極大榮幸,同時帶來極大責任,見證了世界上一種形式的正確性與正義」,並表示諾貝爾獎讓她必須繼續「為女性與被支配者」對抗不公。

艾諾共有30多本著作,內容大多以自傳方式記述她個人或周遭人的生活經歷,以平實筆法呈現性經驗、墮胎、生病與雙親過世等事件。

例如以回憶錄方式撰寫的《空衣櫃》(Les Armoires vides,暫譯)和正在台灣上映的法國電影《正發生》(L'Evènement)靈感都是來自1964年24歲的艾諾非法墮胎,卻不敢告訴家人時所經歷的猶豫、掙扎與痛苦。《正發生》中的女主角文學系學生安妮,與作家本人高度重疊。

《中央社》報導,她於1974年出版首本小說《清空》(Cleaned Out,暫譯),描述自己隱瞞家人的一次墮胎痛苦經歷。

艾諾2000年著作《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The Happening),同樣是以她年少時的墮胎經驗為背景。去年改編自這部小說的法國電影《正發生》上映,並奪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這部電影上映時間正巧切合時事,因為美國最高法院今年6月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歷史性裁決,結束近50年來墮胎在美國享有的憲法保障,使得在美國一些州墮胎再度成為違法行徑。

艾諾在今年法國坎城影展期間受訪談到,對於這件事將發生並不意外,她說:「這股保守派浪潮可以預期,因為當女性掌權時,或是當她們的意見更響亮,男性便會團結在一起。」

儘管如此,艾諾樂見《正發生》這部電影帶來影響,因為她的原著作「出版當時,女性主義處於低潮,因而未激起太多反應」。

艾諾也很高興見到「我也是」(MeToo)及其他運動掀起的女性主義浪潮,她說:「女人已不再願意逆來順受。」

這些新一代的女權人士,讓艾諾感到「真正喜悅」,她表示:「當政治環境令人不太開心,能夠注入新生命、突破限制的,就是女性主義。」

另外,《一個女人》(Une Femme)撰寫關於作家母親的故事;獲文學界崇高獎項荷諾多獎(Prix Renaudot)的《位置》(La Place)原型則來自父親。她說,「我寫我關於愛的故事,也活在我的書中」,以及「我有時覺得同時活在兩層世界,一個是真實的,另一個是書寫的」。

艾諾相信寫作的解放力量,且文學可帶來改變,即便不是「立即的行動」。她的書如今仍受法國年輕世代喜愛,她指出,「我的作品仍有生命,有所共鳴。身為作家,這大概是最重要的成就感所在」。

艾諾筆耕近50年,在歐洲文壇舉足輕重,更是多屆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6日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宣布後,馬克宏隨即在推特(Twitter)上祝賀。

馬克宏寫道:「50年來,安妮.艾諾撰寫我們國家集體和親密記憶的小說。她的聲音代表了這世紀的女性自由和被遺忘者。」

值得注意的是,左翼出身的艾諾早在2017年大選前就質疑過馬克宏的銀行家背景,過去幾年更多次批評馬克宏為「高傲的演員」。

她前兩次總統大選都公開支持激進左派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兩人也曾見過面。梅蘭雄今天也在推特上祝賀:「我們喜極而泣。法語文學以細膩而非金錢的語言向世界訴說。」

安妮.艾諾1940年出生在法國諾曼第區(Normandie)小鎮伊夫托(Yvetot)的勞工家庭。父母在她小時候經營一間家庭式的咖啡廳兼雜貨店,這讓她從小在「各式各樣的對話和語言」間耳濡目染;也很早就意識到隱晦的社會階層,及最難以察覺的社會支配形式。

然而,隨著教育,艾諾成為法語文學教授,完成「社會晉升」,進入布爾喬亞中產世界,但這讓她感覺成了「階級叛逃者」。兩個世界的差距與拉扯讓她背負罪惡、羞辱、後悔與悲憫,卻也造就了她的創作。

關注社會底層與女性困境的艾諾崇拜法國著名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布迪厄探討社會資本與生活中的權力關係,得獎後艾諾感謝布迪厄給予她「寫作通行證」。《世界報》(Le Monde)文學主編雷利斯(Raphaëlle Leyris)形容其作品「位於文學與社會學的十字路口」。

艾諾今天向法媒說道:「在我心裡,我相信人民能達成一些事情;人民有力量,能為他人帶來一些改變」。她也強調持續女權抗爭的重要性,包括墮胎權,並表示,為此她將奮鬥至「最後一口氣」。

新聞來源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深信人民改變力量(中央社)
  • 艾諾稱諾貝爾文學獎賦予重任 樂見女權浪潮再起(中央社)

延伸閱讀

  • 【2022諾貝爾文學獎】法國作家安妮艾諾摘桂冠,半自傳小說《正發生》改編同名電影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 【2021諾貝爾文學獎】坦尚尼亞作家古納摘桂冠,因流亡而寫作,思考殖民主義和戰爭的世代後果
  • 2020諾貝爾文學獎:美國女詩人葛綠珂,帶有素樸之美的詩性心聲
  • 2019諾貝爾文學獎一次頒2年:得獎者是誰?為何又沒有村上春樹?
  • 2017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長日將盡》日裔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李秉芳


  • Tag:

相关文章

  • 世上最孤獨的大象「卡萬」:體重超重、飽受身心疾病折磨,終於獲准離開動物園

    大象卡萬Kaavan)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Islamabad)1家破敗的動物園裡,已經度過了35年歲月,最近8年更是孤伶伶獨自生活;牠體重超重,有多種疾病,心理健康也出問題。《美聯社》本月5日報
    2024-06-28
  • 中央气象台: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及南方地区有雨雪天气

    中央气象台: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及南方地区有雨雪天气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4-06-28
  • 2011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首次将目光投向东欧

    新华网平遥9月22日专电记者 王菲菲、王学涛)19日开幕的第11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精彩纷呈,其中的亮点之一是首次将目光投向东欧,带领摄影爱好者们去探寻那个略带神秘的世界。在平遥古城内的柴油机厂展区,一
    2024-06-28
  • 遏制感染源头拯救绝望患者

    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现有病床30张,是我市目前唯一一个能收治感染性疾病的专业科室,感染科以专业实力强和专业人才荟萃著称。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医学硕士2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多人。拥有人工肝支
    2024-06-28
  • 烏克蘭議會一讀通過罪犯動員法案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10日報道,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當天以281票贊成一讀通過了有關罪犯動員法案。報道稱,該法案將為那些因輕罪入獄的囚犯提供在烏克蘭武裝部隊服役的機會。另據烏克蘭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烏克蘭
    2024-06-28
  • 上半年福建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50.67%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记者从7月15日召开的福建省“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上获悉,福建省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增
    2024-06-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