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愛的形狀會改變,可是一直都在,你的任務就是要認清愛的新形狀

  发布时间:2024-05-13 17:43:2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 蘇珊.坎恩Susan Cain)剛剛已經說明了我是怎麼愛媽媽,然後失去媽媽的,背後的原因並不是故事裡講的那些細節。其他人關於愛與失去的故事——關於苦澀與甜蜜的故事——不會和我的一樣。我也非常清楚 。

文: 蘇珊.坎恩(Susan Cain)

剛剛已經說明了我是悲欣變怎麼愛媽媽,然後失去媽媽的交集,背後的形狀形狀原因並不是故事裡講的那些細節。其他人關於愛與失去的會改故事——關於苦澀與甜蜜的故事——不會和我的一樣。我也非常清楚,直都你們的任的新故事很可能比我的創傷還要嚴重(但我希望不是如此)。但我決定分享我的務認故事,原因是清愛媽媽就是愛的化身(如同我們從達爾文和達賴喇嘛那邊學到的那樣),雖然你可能會覺得,悲欣變我的交集「失去」和世間所有的苦痛相比之下算不得什麼。我也知道,形狀形狀你曾失去所愛,會改或者未來注定要失去所愛。直都我自己花了好幾十年才搞懂上面說的任的新那些經歷,更別說是務認大致撫平傷痛了。我想,或許我的經驗會對你有幫助。

我們被灌輸的觀念是,精神上和身體上的傷,乃是偏離了人間常態,這是不正常的,而且有時候還會給我們帶來污名。可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失去與分離的故事,豈不是我們最基本的狀態嗎?失去與分離,和人生的常態如找到夢想工作、墜入愛河、生下孩子等體驗同時存在。這些至高的體驗——讚嘆與喜悅、奇蹟與愛、意義與創造力——正是源自於真實世界裡悲欣交集的本質。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經歷,並不是因為人生是完美的——而是因為人生並不完美。

你與什麼分隔了?失去的人事物又是什麼?你的摯愛背叛了你嗎?父母在你小的時候離異嗎?爸爸還在世嗎?你爸是個無情的人嗎?家人有沒有在發現你的性向後排斥你?你會想家,會想起你誕生的母國嗎?晚上需要聽著家鄉的音樂才能睡著嗎?你該如何調和悲苦與甜美?要怎麼再次找回完整的自己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無窮無盡,這邊我講三個。

第一:這些失去會形塑你的心理狀態,形成你與人互動的所有模式。如果沒有認清這點,積極培養情緒習慣,便會不斷陷入這些循環,人際關係會搞得一團混亂,而且還搞不清楚原因。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面對問題,這本書中我們會一起探索一些方法。

第二:不管努力嘗試過多少治療,這些經歷依然可能會是你人生脆弱的阿基里斯腱:可能會害怕被拋棄、害怕成功、害怕失敗;不安的感覺可能會根深蒂固、對拒絕很敏感、覺得需要不斷證明男子氣概、完美主義;可能容易爆怒、或是可以感受到哀慟彷彿皮膚上突出來的硬塊一樣。即使掙脫了(是的,你可以掙脫),這些警示音還是可能會把你拉回原有的視角、思維以及反應。你可以學會在大多數的時候摀起耳朵,但還是得接受這些聲音老是在外面響著這件事。

第三個答案是最難掌握的,可是卻能救你一把。就是你失去的那份愛,或是想要卻未曾擁有的那份愛:都永遠存在著。愛的形狀會改變,可是一直都在。你的任務就是要認清愛的新形狀。

還記得「渴求」這個詞的起源嗎?受苦的地方就是在乎的地方。你會受傷是「因為」你在乎。因此,面對痛苦最好的回應就是深入在乎的事物之中。不過,這和我們大多數人想做的完全相反,人會想要避開痛苦:會讓自己不要那麼在乎暖甜的東西,來防止悲苦的感覺。然而,就像內華達大學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海伊斯(Stephen Hayes)講的:「對痛苦打開心門,就是對喜悅打開心門。在你的痛苦中,你會找到價值;在價值中,你會看見痛苦。」

影響深遠的「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就是海伊斯創建的,這種療法鼓勵人擁抱自身的想法與感受: 因為面對生命中的難題時,面對自己的難關時,會有這些想法與感受是很合理的。同時,也鼓勵我們將痛苦化為資訊來源,讓我們知道什麼才重要——然後採取行動。換句話說,接受與承諾療法要我們去審視自己的痛苦,然後投入生命中的甜美。

海伊斯解釋:「當我們連結於自己非常在乎、能使自己振奮的事物時,就是連結於可能會受傷之處,以及曾經受過傷之處。如果愛對你來說很重要,那麼你會如何看待過去遭到背叛的經歷呢?如果與人連結的喜悅對你很重要,那麼你會如何看待遭到誤會或是無法理解別人的時候呢?」

海伊斯與同事仔細審視上述面向,理出七種技巧可以處理「失去」。三十五年來相關的研究超過千份證實,會不會這套技巧,將決定人在遭逢失去變故的時候,會不會陷入焦慮、憂鬱、創傷、藥毒品濫用——還是會浴火重生。

前五種技巧和「接受苦痛」有關。第一,我們要承認:「失去」這件事發生了。第二,要擁抱隨之而來的情緒。與其試圖去控制痛苦的感覺,或是用食物、酒精、工作等讓自己分心,不如直接去感受傷害、難過、震驚與憤怒。第三,我們需要接納自身所有一切的感受、想法、回憶,甚至是意料之外、看似不恰當的反應,像是解脫、大笑、鬆一口氣。第四,要知道,有時候人就是會垮掉。第五,要提防無益的想法,諸如「我應該走出來了」、「都是我的錯」以及「人生就是不公平」。

確實,接受負面情緒的能力——不只是觀察、忍受這些情緒,而是要真的不帶批判地接納這些很難處理的情緒——和能不能長期好好走下去很有關聯。二○一七年,多倫多大學教授布列特.福特(Bret Ford)找一批受試者發表即席演說,向想像中的工作面試官說明自己的溝通技巧。在實驗開始之前的篩選階段,有些受試者被歸類於「較習慣面對負面情緒」的人——包含近期遭逢重大壓力事件如失業或被劈腿,這些人在演說時比較不會焦慮。另一項研究發現,習慣接納負面情緒的人,比其他人的心靈更加富足,甚至是在與伴侶爭執,或是接到入獄服刑兒子打來的電話時,心靈狀態也是比同樣遭遇的人更好。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