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與茶藝發展(下):唐代煎茶法、宋代點茶法、明清瀹茶法,各有千秋

  发布时间:2024-06-02 08:51:4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簡品生活中國茶文化與茶藝發展上):茶聖陸羽的《茶經》,是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標誌宋代茶藝——點茶、分茶、鬥茶與日本抹茶宋代的城市與集鎮繁榮,市民階層興起,市民茶文化逐漸成為主流。在宋代日常生活禮儀中以 。

文:簡品生活

  • 中國茶文化與茶藝發展(上):茶聖陸羽的各有千秋《茶經》,是中國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標誌

宋代茶藝——點茶、分茶、茶文茶藝茶法茶法鬥茶與日本抹茶

宋代的化與城市與集鎮繁榮,市民階層興起,發展法明市民茶文化逐漸成為主流。下唐在宋代日常生活禮儀中以茶敬客、代煎點茶以茶敦親、宋代以茶贈友、清瀹以茶聯誼等已是各有千秋普遍現象。茶進入婚禮,中國有了「三茶六禮」之說。茶文茶藝茶法茶法唐代首次出現的化與茶館在宋代也進入興盛期。宋代茶文化的發展法明制度文化在唐代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下唐

宋代茶與唐代最不同的是:茶品入龍腦及新品出舊品降的習慣,再加上宋代帝王以團茶論功行賞,唐代的「貢茶」到了宋代成為權貴勢力的角逐,就如同現代的奢侈品或是精品一般,茶脫去了樸素的裝扮,穿上精緻裝飾,甚至以銀銬製茶,一片團茶要價更高達四千萬。

茶藝的精緻到了宋代已如日中天,宋代的茶藝徹底結合與茶相關的一切藝術,把茶喝出了貴族般的優雅氣息,使得茶文化一方面成為了社會的某種規範,另一方面也為藝術樹立典範。

唐宋以前製茶的習慣,會先將茶葉曬乾後,碾成細末,再製成茶團或茶餅,飲用時則將茶團搗碎、碾細、過篩。且會在茶粉中添加蔥、薑、鹽、桔子皮等調料後煎煮,繼承了茶最初作為藥用的遺風。而到了宋代,煮茶法被點茶法取代,成為宋代主要的泡茶方法。

何謂宋代點茶?

點茶有一定的程序,過程中講究動作優美協調。點茶前會先溫盞,否則茶粉不易浮起。點茶是煮水而不煮茶,將水燒至九十度左右;溫盞後將茶末(茶磚磨出的細茶粉)倒茶盞之中,加入少量沸水,使茶末和水相互混合成乳狀、濃膏狀茶液。

接下來有節奏的點水,「點」在茶湯上,不能破壞茶面;另一隻手以茶筅或茶匙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泡沫)。這個手法稱之為「運筅」或是「擊拂」。此時茶湯表面會呈現極小的白色泡沫,久而不散。

茶之優劣,即以泡沫之分佈來判斷。此時倒出茶液,泡沫會極為濃稠的黏附碗邊,形成綿密的湯花,讓古人形容是「白乳浮盞面,如殊星淡月」。茶湯色澤與採製技藝密切相關,純白為上,青白、灰白次之,黃白、泛紅為下。

比點茶更進階也更具藝術性的是宋代分茶,先煎茶後將茶湯倒入盞碗中擊拂,以湯面幻化出花鳥書畫等為特色,有點類似現代咖啡中的拉花,但是分茶更加抽象,在點茶茶藝的基礎上進一步體現出娛樂性和欣賞性。

點茶這項技藝是現今日本抹茶茶道的源頭。九世紀末(日本的平安中期)抹茶隨日本遣唐使進入日本,點茶被日本人民所接受並高度推崇,日本抹茶形式一般也是依照鬥茶的方式飲用,其中有一些獨特的方法,是後來在日本被發展成日本茶道,形成更加嚴格複雜的規則。所以想喝看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點茶,不妨從日本抹茶道入手。

宋人是靠鬥茶的鬥出茶的高低之分?

鬥茶是宋代極為風靡的活動,鬥茶時所運用的泡茶方法及評判規則皆是使用點茶法,鬥茶又稱為「鬥茗」、「茗戰」,是一種集體品評茶湯素質優劣的比試。

將茶磨碎投入茶盞,再注入沸水,決定勝負有兩個方面:一是茶水的色澤,一般以純白色為最好;二是湯花,若湯花勻細,且緊咬盞沿、久聚不放,是為最佳。

宋人藉由鬥茶品評茶的品質高低,對茶的色、香、味進行鑑賞,講究茶質要佳,茶色貴白,茶香貴真,茶味貴甘,所用的茶盞宜黑宜精,泉水宜潔宜凈。

鬥茶的出現,使原本很平常的喝茶行為,多了幾分樂趣、意義,鬥茶的每道技術工序,都呈現出一種富於力度的動態美,也讓宋代的茶葉烹沏技術更加進步。

茶文化與宋代

茶對宋代文化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宋代的茶詩是歷代數量最多的,流傳下來的就有800多首。茶詞則是宋人的獨創,蘇軾、黃庭堅、秦觀均有傳世名篇。

宋代茶詩詞中文人常將茶比作君子或美人,如同蘇軾:「從來佳茗似佳人」將茶茗提升為愉悅的審美感受。宋代留下的茶書近30種,更有宋代皇帝親著《大觀茶論》之外,還有丁謂《北苑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等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大觀茶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表達了「致清導和……中淡閑潔,韻高致靜」的茶道精神,這在講求華麗的宋代茶藝上,可說是別具一格。

shutterstock_185497247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一個有趣的小知識宋人喝茶不會洗茶,甚至只喝第一泡。

明清茶藝與茶文化

明清時期的品茶特色,表現在藝術性的追求上,由奢入儉捨棄了唐宋繁複的飲茶方法,講求簡單。唐宋時已經出現的炒青工藝在明代被大力推廣,進而成為制茶主流,炒青制法的完善,使茶的香味得到了更好的保留。

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廢除團茶而興散茶,散茶的推廣、明代瀹飲法的出現是中國飲茶由繁變簡的重要歷史轉折點。

現代泡茶法的興起——散茶與瀹飲法

散茶是以茶葉直接沖泡,有別於前幾個朝代的茶團茶餅,散茶利於攜帶且方便沖泡的特性,加上泡好後,茶的芽葉完整,增強了飲茶時的審美效果,明代茶藝的變革還改變了唐以來的品茶情趣,因為泡散茶,杯中的茶湯就沒有「乳花」之類可欣賞,因此品嘗時更看重茶的本香與本味。基於以上原因,散茶逐漸在明代興起,造成了點茶法的沒落以及現今泡茶法的興起。

瀹茶法不同於唐宋的碾成茶末,而是用沸水將茶葉沖飲,此舉讓中國品茗藝術產生了劃時代的變化。無須經過以往的炙茶、碾茶、羅茶三道工序,只要有乾燥的茶葉即可。

這種品飲方式廣泛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植根於廣大平民百姓之中,成為整個社會的生活藝術。這種沸水沖泡散茶的飲用方法還促進了茶葉生產技術的進步,使得散茶的品種迅速增多,除了綠茶外,紅茶、烏龍茶、花茶、黑茶等茶類也相繼出現並迅速發展起來。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