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受害者為何當下不求助,時隔多年才說出?五個讓人難以啟齒的困難點

  发布时间:2024-05-18 02:17:2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1992年,義大利羅馬一名18歲少女遭駕訓班教練載往郊區性侵。最高法院卻認為少女當時穿著緊身牛仔褲,加害者沒辦法強行將褲子脫下、性侵過程必定需要當事人配合。最終推翻先前判決,裁定整件事為雙方合意,被告 。

1992年,受說出義大利羅馬一名18歲少女遭駕訓班教練載往郊區性侵。為何最高法院卻認為少女當時穿著緊身牛仔褲,當下的困加害者沒辦法強行將褲子脫下、不求性侵過程必定需要當事人配合。助時最終推翻先前判決,隔多個讓裁定整件事為雙方合意,年才難點被告無罪釋放。人難

義大利舉國嘩然,啟齒許多人憤而穿著牛仔褲走上街頭,受說出抗議司法判決檢討受害者、為何助長強暴文化;民眾聲援少女,當下的困媒體、不求議員抨擊法官;商家更販售「反性侵牛仔褲」,助時諷刺牛仔褲成為性侵的隔多個讓藉口。

​不過,義大利法官們很吃驚,不理解群眾的憤怒。他們指出,少女在被性侵後不去報警、不找人求助,卻說自己因為害怕被報復而返回駕訓班把課上完,「不合邏輯」。最高法院一名女性法官說:「義大利法院長期由年長男性把持,思考脫離現實。」

​他們不理解性暴力的樣態不只在於性侵本身,還包括受害者在受創當下與之後,對暴力、恐嚇、威脅甚至權勢的驚懼與無力。

​在輿論沸騰下,美國加州首先有NGO響應,發起將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訂為國際丹寧日,強調被性侵和衣著無關,拒絕塑造完美受害者。最終擴散成為全球運動,後來更迫使義大利修法,將性侵改為刑事重罪。

​其實,少女在事後沒有立即求助,是性暴力中常見的反應。

在國際調查中,有超過八成的性暴力受害者不曾報警;今年3月,臺灣現代婦女基金會也調查發現,有九成的性暴力受害者在事發後不敢報警,有四成從未對外求助。

​錯過了求助機會、陷入沉默或被迫噤聲的受害者,常面臨嚴重的混亂與自責。對於身心、社交、工作、生活的影響巨大,常導致失眠或自傷,或對外界恐懼、引發焦慮或憂鬱等。

​他們甚至可能因為隱忍而再次遭到施暴,加害者也會逃過究責;就連警察、律師等理應協助受害者的專業人士,也常質疑事發後沒有立即報警,是否代表一定程度的自願?

​為什麼倖存者不求助?為什麼開口說出經歷這麼難?

求助的困難

困難1:自責和羞恥

許多人在性暴力發生後,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甚至無法意識到那就是性侵。

「我本來假設我跟加害者是好朋友,然後怎麼突然間好像被怎麼樣了。我沒有辦法形容那個感覺,也沒有覺得那是性侵,好像……只是一個意外?」

「因為那個(身體)很痛的時段已經過了,我就想假裝沒有這件事。但是之後這些(性侵)事還是繼續發生,可是我好像已經找不到一個理由可以脫離。」

自責的情緒,常包括對自己當下和事後的反應不諒解、不理解、不接受,也包括對自己不夠盡力、沒有阻止事件繼續感到愧疚。

「如果自己沒有從頭反抗到底,還算是性暴力嗎?如果自己原本有一點喜歡對方,還算是性暴力嗎?這一切只是普通的一夜情嗎?」
「我有很深的罪惡感,覺得如果早一點求助,或許她就不會發生這些(跟我一樣被性侵)。我覺得自己好像共犯,害到下一個人,沒有保護到她。」

羞恥的感受,和個人狀態有關。但更多時候,一個人對自己的受害經歷「感到丟臉」,也是大眾輿論和文化共構出來的。「整個社會氛圍都是這樣嘛,要求你別讓自己陷入某種容易受害的情境(例如不應該穿太露),為什麼不是要求每個人不要去傷害別人?」

「我常常覺得很難過,那些自責、羞恥、別人的眼光⋯⋯為什麼要承受一切的,都是倖存者?」

shutterstock_1544281577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困難2:一開口就受挫

當受害者試著開口時,身邊人的反應常是發聲能否繼續的關鍵。

受害者通常會先從一些相關的話題開始試探,例如新聞事件,或「我朋友發生的事」。過程中只要感受到一點點皺眉或批評,就容易放棄、岔開話題。久而久之,便不再開口。

「我有在臉書上公開一些自己(被性侵)的經歷。後來我爸說,妳不用想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他覺得過去只存在我的腦袋裡,不要去想它不要提起它,就不會存在了。」

「開口之後,如果對方沒有接住我,我能不能承受?那我又能不能承受自己還要去接住對方的不能承受?」

「跟男友講了之後,吵了好幾次。妳預期對方會接住妳,但是很難。他可能沒有預料到整件事有多嚴重,而且他沒有經歷過,也沒有承接過一個因此情緒起伏嚴重而敏感的人。」

有時,挫敗感也來自於本應協助受害者的警察、社工、律師等專業人員,因為不了解遭受性暴力之後混亂的心理狀態,他們會質疑受害者的態度或說法前後不一。

「律師說,妳說不要後,也沒有去驗傷什麼的?過那麼久才去諮商啊?我給他看訊息對話,接下來他說,對方性侵妳,妳還繼續跟他同一組做報告喔?」

「警察跟檢察官都會問,事發當下妳有反抗嗎?有抓人家的皮膚嗎?妳有踢人家下體嗎?他們想像我在當下抓他踢他很簡單。可是對我來說,這種反抗只會激怒對方。」

「當然我可以跟他們解釋這些,可是我在筆錄當下沒辦法認清自己的想法,沒辦法釐清事情。」

有時,開口之後的挫折也在於,朋友們總急著指教、給意見,試圖解決「眼前的」這個難題,而不是傾聽對方的感受。

「大家都習慣聽到問題,就要解決它。當一個和你親密的人告訴你,我被性侵了,你會急著問他一連串的事:你有報警嗎?怎麼發生的?你要去驗傷嗎?」

「我覺得這些都太快了,那都是之後的事,但受害者常常連現在究竟發生了什麼都還沒搞清楚。他說出來,只是覺得你會懂他,或希望你會懂,不一定是需要有人幫他解決什麼。


  • Tag:

相关文章

  • 名山乡镇老年摩托车骑游大队成立队员八成是农民

    雅安日报讯近日,名山区乡镇老年摩托骑游大队挂牌成立,队员有250余人,平均年龄62岁,其中,农村老年人占总人数的80%以上。挂牌仪式上,骑游大队队长、73岁的韩加彦说:“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条件好了,
    2024-05-18
  • 矽谷銀行倒閉引起金融動盪,美國聯準會認疏失,呼籲加強銀行業監管

    中央社)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28日就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上個月倒閉一事發表廣受外界期待的報告,呼籲加強銀行業監管,同時承認自身的疏失。聯準會自認對銀行監管疏失矽谷銀行
    2024-05-18
  • 淺談哲學輔導:以理性面對面對人生問題的輔導方式

    一般人對哲學的理解,也許都覺得這是一些束之於高角的學術討論;即使如今哲普推廣較以往盛行,大眾對「哲學輔導」下稱哲輔)一詞,應該仍然是相當陌生。什麼是哲輔?它的特點是什麼?為何社會需要有哲輔?作為一個具
    2024-05-18
  • 美眾院議長麥卡錫答覆俄媒提問:挺烏克蘭到底,你們應該撤軍

    麥卡錫答覆俄媒提問,矢言挺烏克蘭到底:你們應該撤軍中央社)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出訪以色列,一名俄羅斯記者在當地詢問美國會否改變支持烏克蘭的政策時,麥卡錫矢言繼續力挺烏
    2024-05-18
  • 杨军在宿城调研夜市经济

    5月10日晚,市委书记杨军深入宿城部分商业街区,实地调研夜市经济发展情况。市政协副主席、埇桥区委书记彭飞参加调研。夜幕降临,宿城各大商业街区华灯璀璨、美食飘香,洋溢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当晚,杨军一行来
    2024-05-18
  • 與美國軍事合作會讓菲律賓捲入台海衝突?美中輿論戰先開打

    近幾個月來,菲美安全合作升溫及菲律賓是否將被捲入台海衝突成為全球主流媒體焦點。針對馬尼拉是否應開放戰略據點供美軍使用,華府與北京也展開鎖定菲律賓民心的輿論戰。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和菲律賓智庫Stratb
    2024-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