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消費的社會學想像: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生活劇本」的改變 - 夜上海论坛

永續消費的社會學想像: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生活劇本」的改變

  发布时间:2024-06-28 23:30:5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萬尹亮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一、實作做為生活的劇本永續轉型不只是生產系統和科技的挑戰,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必須改變。近年對日常生活如何永續轉型的討論,多把重點放在改變個人的選擇。本文要介紹社會學怎麼分析日 。

文:萬尹亮(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一、永續實作做為生活的消費想像選擇劇本

永續轉型不只是生產系統和科技的挑戰,人們的會學活劇生活方式也必須改變。近年對日常生活如何永續轉型的不只本討論,多把重點放在改變個人的個人改變選擇。本文要介紹社會學怎麼分析日常生活,而生為什麼重點不在每個人的永續選擇,而是消費想像選擇在生活中的實作劇本。

我們越來越常看到各種討論,會學活劇思考怎麼讓人們採取友善環境的不只本行為。例如最近工研院歸納出20項關鍵的個人改變淨零永續行為,並做了一個行為改變的而生調查。這項調查發現:51%民眾願意買台灣生產和當季的永續食品、40%願意每年買新衣服數量減半、消費想像選擇44%願意不浪費食物,會學活劇但只有13%願意用素食取代紅肉和乳製品、只有16%願意上下班共乘。不難看出,這樣的調查把重點放在每個人的日常選擇。

Thumbnail_ashxPhoto Credit: 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研院調查中20種關鍵消費者淨零永續行為。

這樣的調查反映了一種常見的觀點:認為「生活是個人選擇的加總」,改變生活就是改變一個個日常選擇。這個觀點還認為,只要越多的消費者能夠在更多的關鍵項目上做出正確選擇──例如吃在地和當季的食物、調高冷氣溫度、上下班改搭公共運輸,就可以減少整體社會的環境影響。從這樣的看法延伸,人們也常把希望放在產品的設計上。如果有更多的人有環境意識,要求更節能、使用更易回收的材質、更耐用的產品,就可以市場的力量引導生產者設計出更好的產品和銷售、流通模式。

但生活真的只是一連串的選擇嗎?隨著環境意識和習慣養成,我們就會做出更好的選擇嗎?甚至,努力地做出更好的選擇,消費就會變得永續嗎?這些問題讓我們回到了社會學的根本提問:社會生活是什麼?社會行動如何可能?又如何改變?

有兩位社會理論家提供了一個新途徑分析社會生活。Reckwits(2002)認為人不只進行理性計算、也不總是遵循社會規範,所以我們與其一直想去分析人究竟怎麼做選擇,不如分析社會行為如何由物品、文化和社會關係譜寫出規則。這樣的行為他稱之為社會實作(social practices),人在生活中執行著實作的規則,不全然理性,也不僅是社會規範。同一年,另一位學者Schatzki(2002)同樣認為社會生活由社會實作所構成。日常生活當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實作,是社會建構的實體,一方面反應結構性的力量,但又讓行動者可以執行的過程中適度地修改規則。

理論聽起來總是很抽象,不過把社會實作看作像劇本一樣的東西,就比較好理解了。消費社會學認為日常生活是一連實作的組合,我們在其中照著劇本演出,時而修改劇本。Shove等學者(2012)指出個別的實作(practice)如開車、飲食、社交有其規則和文化意義。同時,實作有其物質的基礎,就如同劇本當中的道具和布置,我們運用各式各樣的器材、設施和商品進行日常活動。最後,我們在日常實作中和他人互動,就如同生日宴會那樣,社會關係也影響著實作劇本。

這樣的觀點強調生活不是「個人選擇的加總」,而是由文化、物質、社會關係互相構成的東西。接著讓我介紹幾個經典的研究,說明社會實作當中物品和技術所扮演的角色,實作產生的社會節奏,然後討論生活可以怎麼改變。

二、社會技術系統

我們先來看生活劇本中的物品。Shove和Southerton(2000)的研究帶我們走進英國的廚房,探討冰箱的設計如何創造出日常飲食的劇本。1960年代剛推出的時候,冰箱只有冷凍功能,而且尺寸龐大,當時的設計是為了給鄉村的家庭儲藏農產品,因此都是放在室外。到了1970年代,冰箱廠商改變了策略,主打冰箱是家庭主婦的「省時利器」,主婦只要一周採買一次,就能在家煮出各種料理。為此,冰箱新增了冷藏功能,而且廠商將冰箱從橫躺改為直立的型態,方便使用者拿取食材。到了1970年代末期,廠商進一步縮小冰箱尺寸,使其能夠放進廚房。這時候冰箱除了放生鮮食材,也開始出現各種飲料。

這個轉變的過程,顯示出冰箱自身就帶著劇本。隨著功能上的進步,冰箱漸漸改變了家庭飲食方式。過去消費者常常仰賴罐頭,有了冰箱之後消費者可以一周買菜一次,又可天天吃新鮮的食材,甚至隨時可以喝各種飲料。冰箱的劇本展現在冰箱文化意義上的改變,從農產儲藏設備,變成「省時利器」。

進入了廚房之後的冰箱並沒有停止轉變,而是持續改寫飲食的劇本。伴隨著冰箱的普及,即食食品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到了1980年代,市場上開始大量銷售冷凍披薩、漢堡和冰淇淋。因此廠商增大了冰箱冷凍庫的尺寸,讓消費者可以冰更多這類食品。到了1990年代,冰箱已經被包裝成是「家裡的便利商店」,什麼都有,吃什麼都方便。不同的設計,讓我們連吃的東西都不一樣了。

其實不只是單一物品,多種物品會共同譜寫日常生活的劇本。當冰箱裡開始出現各種冷凍食品,消費者就需要快速加熱的設備,因此很快的微波爐出現了。冰箱與微波爐成為一組互補的設備,它們讓人可以從冰箱拿出即時食品,放進微波爐快速加熱。微波爐的出現也改變了家中飲食實作。

Rinkinen等研究者(2021)更指出:物品是鑲嵌在基礎設施的設定之中的。冰箱和微波爐仰賴著穩定的電力系統。電力系統一定程度上設定了生活的可能,支撐著電器化的現代生活。因此家中物品其實是技術系統的一個中介,一方面讓電力進入家中,另方面成為日常實作的基礎,人們透過設備看電視、煮飯、洗澡、洗衣服、玩遊戲。


  • Tag:

相关文章

  • 渔公子|养蟹是场“豪赌”

    渔公子|养蟹是场“豪赌”_南方+_南方plus(渔公子|养蟹是场“豪赌”,时长共2分05秒)100个人养蟹,有30个人是赚钱的,30个人保本,40个人都要亏本。养蟹是场“豪赌”,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
    2024-06-28
  • 商圈起来 铺子旺 龙湖铂金岛 城心商圈铺

    对投资商铺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商业前景的研判;入手一个好商铺,自然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在现行的投资大环境之下,投资客应如何选择?对于商铺投资者来说,“低风险、稳收益,成长性好&rd
    2024-06-28
  • 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赴淮南中院下沉督导

    4月15日,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下沉淮南督导组组长朱和庆一行对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行了督导。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涛,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同志陪同督导。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召
    2024-06-28
  • 特朗普被眾院傳召 暴動案調查大升級

    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就去年國會暴動事件傳喚前總統特朗普作證。 美聯社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前日一致投票決定,就去年1月的國會暴動事件傳喚前總統特朗普作證。依照聯邦法律,特
    2024-06-28
  • 《HAPPY HAPPY溝通力》:在討價還價和死守立場之外,如何跟一台冰箱達成協議?

    文:拉斯-約翰.艾格Lars-Johan Åge)如何跟一台冰箱達成協議?在這裡我想講一個故事,這則故事提出了遠離立場之爭的真正解決方案。每年仲夏節期間,我都會去我父母的避暑別墅。慶祝仲夏節已經變成整
    2024-06-28
  • 上半年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开始报名 鹤壁社会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秦颖】我省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于4月15日开始,本次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网上审核和网上缴费的方式进行,不再现场审核。网上报名时间为4月15日至17日17时,网上审
    2024-06-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