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國文化觀點評《薩滿》:電影中描繪的靈媒,與泰國東北的真實現況有所出入

  发布时间:2024-05-10 07:46:2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近年電影產業滿滿靈氣,先是中國的動畫電影《白蛇2:青蛇劫起》引發討論,再來是《薩滿》The Meduim,랑종,ร่างทรง,rang zong)熱鬧上演,這兩部片在上檔前,都成功地製造話題,引發觀 。

近年電影產業滿滿靈氣,從泰出入先是國文國東中國的動畫電影《白蛇2:青蛇劫起》引發討論,再來是化觀繪《薩滿》(The Meduim,랑종,點評電影ร่างทรง,薩滿rang zong)熱鬧上演,中描真實這兩部片在上檔前,靈媒都成功地製造話題,與泰引發觀片興趣。現況

除了以泰國東北為背景的從泰出入《薩滿》,還有馬來西亞的國文國東《南巫》(The Story of Southern Islet,2020)、化觀繪越南的點評電影《古曼童》(Thất Sơn Tâm Linh,2019)以及《薩滿》編劇羅泓軫執導的薩滿另一部韓國片《哭聲》(곡성,2016),中描真實都是透過在地人說在地事,以宗教的觀點談「執念」,也表達所想像的靈界樣貌。

薩滿_上映後票房每日成長幅度驚人Photo Credit: 車庫娛樂

人類學有個文化區(culture area)理論,它是二十世紀初期美國人類學家用來分析印地安族群並進行文化分類的一種方法,這個理論主張同一文化區裡的不同地方(如不同部落)會出現共通的文化特質(culture trait),而文化特質是一組可以被實驗、被觀察的量化資料,它不是永遠固定不變,但卻是文化區的核心精神之一,因為文化特質讓文化區裡的不同地方擁有了共同的文化意義。

對東南亞區域而言,「鬼信仰」就是重要的文化特質,與其相關的祖靈崇拜、萬物有靈、魂(ขวญั ,kwan)和靈媒等概念在東南亞交互運作出複雜的鬼文化,讓東南亞各地的鬼信仰有共通性、也產生地方差異。《薩滿》這幾部片反映的正是東南亞流傳已久的鬼信仰,用電影手法講鬼跟人的故事。

《薩滿》是一部偽紀錄片,它不是很像紀錄片的電影,而是脫離紀錄片精神的商業電影,使用「假真實」的手法來講演故事,好營造一種真實的氛圍,但事實上這部片從頭到尾都是虛構的。若就商品而言,《薩滿》的評價依隨個人喜愛,自主判定;但若以泰國文化的觀點來看,這部挾著得獎光環與高票房的影片會讓人心生許多疑竇。

就評言評,從電影的拍攝資料、敘事結構和美學價值而言,《薩滿》並不值得圈點,第一,《薩滿》所描繪的靈媒形象,與泰國東北(又稱ISAN、依善、伊森)的真實現況有出入;第二,電影的敘事結構不明,難見核心思想;第三,影片既無文學之美,也無哲學思辨,不管從那個面向來看,《薩滿》就只是一部穿著泰東北文化外衣的商業電影。

薩滿_有望打破泰國恐怖片在台影史冠軍Photo Credit: 車庫娛樂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單看《薩滿》,視覺效果所堆疊的噁心、恐怖與不解,還不覺得它差,但如果同時看過相關的影片,就會覺得它真的不優。

首先談靈媒形象,《薩滿》刻畫的靈媒和我的認知有很大差距。我的家族有靈媒基因,爺爺、伯伯和先母都是神明代言人,從小家裡就供奉神壇,母親一把香一把香的替人收驚,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記憶,也因為母親的關係,後來我從事研究工作後,唯一不碰的議題就是宗教,因為宗教對我而言是生活,不是研究,我都尚且如此了,更何況我的母親。

先母做了一輩子的靈媒,她對自己的信仰深信不疑,事實上母親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台灣婦女,靈界代言身份並沒有讓她出現電影裡那些變臉、多重性格、精神失常的橋段,更沒有一堆亂七八糟的奇怪行徑,就跟《通靈少女》一樣,是一個磁場能與靈界溝通的正常人,這是我近距離所感知的靈媒形象。

或許有人會質疑,《薩滿》的主角是泰東北的靈媒,與台灣不同,但我接觸過的依善靈媒也不是電影塑造的那種樣子。泰東北的確有靈媒文化,泰國文化部甚至還將某些依善巫醫儀式(หมอลำผีฟ้า,Mo Lam Phi Fa)列為國家級的無形文化遺產,但能被挑選成為靈媒的多是正派人士,他們擔任巫醫、溝通陰陽、處理社會事,是地方上另類的意見領袖,如果行為不端正,怎能處理眾人之事?

泰東北的靈媒文化與鬼信仰息息相關,依善人相信萬物有靈、有魂,所以人有靈魂、腳有腳魂、樹有樹靈、米有米魂、城有城魂、寨有寨心,就連房子的樑柱都有柱魂,因此必須尊重萬物,以免觸犯禁忌,因為靈界不好的力量一旦作祟,會干擾人,使人體各部位的魂散失,招致疾病與災厄。這時要靠拴線儀式(บายศรีสู่ขวัญ ,Bai Sri Soo Kwan)召喚失去的魂,這類經由靈界作祟的疾病,需要透過靈媒發揮巫醫功能,進行招魂與解冤釋結,才能恢復人體的健康與平靜。

¹Ï1_¸Uª«¦³ÆF«H¥õPhoto Credit:張雅粱
萬物有靈信仰,筆者攝於泰國東北丹塞市郊區

我曾經在丹塞看過類似的儀式,當地人稱為จ้ำเนื้อจ้ำคิง (cham nuea cham khing),這是一個身心靈的祈福活動,靈媒的助手將眾人帶來的糯米糰在大家頭上轉繞數圈,同時口唸祈福咒語,結束後再將具有能量的糯米糰取回,碰觸個人的身體部位,完成後將糯米糰丟入供品船,表徵厄運、疾病的遠離。

¹Ï2_Òç¯f¬èºÖ»ö¦¡Photo Credit:張雅粱
祛病祈福儀式,筆者攝於泰東北丹塞市蓬猜寺

依善的鬼信仰中,特別相信「Phi Fa」(ผีฟ้า),認為Phi Fa是偉大的創造者,會左右人的生死命運。Phi Fa很難翻譯,祂混合了婆羅門教、佛教與民間信仰,字面上指的是「精靈或鬼界的王(天空)」,實際上Phi Fa是神、鬼的混合用詞,因為東北人對於神、鬼的概念,少有明確的定義,對人有利的是神,對人不利的是鬼,有時神鬼概念可以交換使用,且兩者的善惡也能轉換。

我曾經問過泰國人有關土地公和勐神的神格,祂們究竟是神還是鬼?當地人很難講清楚其中差異,認為只要能起保護作用的,就是好的靈(ผี,phi),所以《薩滿》裡提到的巴揚神,雖然影片說祂是祖靈,但在泰東北的文化脈絡裡,巴揚神就是Phi Fa,是地方的守護神。既然是守護神就有其正氣與位階,怎麼可能這麼容易被邪靈打敗?守護神的意義就像父母,如同《南巫》裡的拿督公與珂娘一樣,祂是會守護子民的靈界力量,而不是透過靈媒行傷害之實。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