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人物放伴專文】首創師生對話工作坊,放伴教育協會:介入第三方角色學生較敢說出真心話,直球對決老師「學習單可以拿掉嗎?」

  发布时间:2024-04-28 12:37:2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未來大人物 放伴專文2022年底一場活動中,一位勇敢發言的學生拋出直白想法:「希望學習單可以拿掉,寫字手很酸…。」沒想到同組的老師則回應:「其實我也很不喜歡改學習單...。」這一場針鋒相對、你來我 。

文:未來大人物 放伴專文

2022年底一場活動中,未來物放文首一位勇敢發言的大人第方掉嗎學生拋出直白想法:「希望學習單可以拿掉,寫字手很酸…。伴專」沒想到同組的創師老師則回應:「其實我也很不喜歡改學習單...。」

這一場針鋒相對、生對說出師學你來我往的話工話直過招,不是作坊真心戲劇上演的劇情,而是放伴真實發生在學校場域、由台灣放伴教育協會(後簡稱放伴)帶領的教育介入角色較敢決老「師生對話」活動中。

「師生對話」模式緣起於2022年底,協會學生習單放伴召集台灣共27位國⾼中學⽣,球對和他們一起討論各自接觸媒體素養教育的可拿經驗、期待有什麼樣的未來物放文首改變與具體能產生哪些行動。

放伴4師生對話工作坊Photo Credit - 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師生對話工作坊裡,透過放伴夥伴的伴專引導,師生真的會勇於說出真心話。

在某場由放伴帶領的「師生對話」活動中,有位同學在一開始就直接表示:「希望學習單可以拿掉,最後各自把心得打在報告最後就好,寫字手很酸。」

面對這樣的意見,同組的老師也接著說明考量:「其實我也很不喜歡改學習單,但如果拿掉,評分比重就會全部壓在報告,這樣對部分同學而言會有點吃力。」經過來回討論與溝通,最後該校師生決定保留部分題目,並改為用線上表單填答,改善手酸的問題,其他題目則直接納入報告架構。

放伴帶領的「師生對話」模式,打破過往教師是課程唯一權威的形象,成功讓老師與學生坐下來一起聊聊課程,並且透過放伴的提問與引導,協助師生釐清雙方的需求、困境與解方。

雖然同學反饋的意見很尖銳,但這也是「師生對話」最重要的價值之一,讓師生雙方在相互尊重、為了改善課程的前提之下,表達最真實的感受。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老師可以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更釐清行為表象背後的真實原因。且在第三方角色的引導之下,學生真的比較敢講真話。」參與的老師在活動後真切地回饋給放伴。甚至,有其他老師與校長提議將此模式作為正式的「課程評鑑」,以檢視課程對於學生的成效。

師生對話模式的推動,讓放伴看見教育現場正在改變著。2023年5月起,放伴走入全國北、中、南5所學校,帶領師生共同討論「媒體與資訊素養」課程的學習與未來期待,而放伴也將持續將當代議題帶入台灣各地的校園,進行一場緩慢卻又重要的社會運動。

  • 延伸閱讀:超過66%中學生根本不查證,學⽣⾃決媒體素養教育他們倡議該「師生共創、平等對話」

正面對決,讓學生們自己説想要的議題教育

歷經2022年底展開的行動,「師生對話」模式至今已累積近10個月的成果,並將這些內容匯集成一份從學生觀點出發的《媒體素養教育建議書》,以此補充教育部《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書》未充分呈現的學⽣需求。

放伴7建議書發表Photo Credit - 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透過老師與學生的陳述與回饋,台灣放伴教育協會發表《媒體素養教育建議書》。

參加的學生們針對媒體素養教育的現況,點出四大問題,包含

  1. 整體教育環境仍偏重升學,多數師生並不重視媒體素養課程
  2. 未必所有教師都具備媒體素養專業,甚至沒有能力引用相關資源
  3. 校內雙向表達意見不完善,學生對於課程設計的意見未被採納
  4. 學生獲取資訊的來源單一且缺乏思辨能力

面對種種現實與困境,學生們提出「師生平等對話」模式嘗試解決。希望與老師共同討論課程內容,表達自己想學什麼樣的媒體素養課程。這是教育現場從沒發生過的事,除了考驗著老師放下權威角色之外,也考驗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表達能力,更考驗著雙方面對質疑時的情緒處理能力。

伴隨著許多質疑的聲音,放伴將不可能化為可能,在今年(2023年)正式啟動「師生對話工作坊」,實現對教育現場的創新承諾。

不畏距離,持續走在教育創新的道路

台灣放伴教育協會成立於2020年、並於2022年獲選為未來大人物。這是由一群教師與社會議題工作者共同發起,因為看見在教室內對於社會及生活無感的孩子,於是開始將公民議題帶入課程、融入教學,發展議題教育。

放伴1團體照Photo Credit - 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放伴總說:「不管多遠,只要有人需要,我們就會到。」至今走入全台近9成縣市,影響超過8500位師生。

放伴總說:「不管多遠,只要有人需要,我們就會到。」至今走入全台近9成縣市,影響超過8500位師生。看見師生的回饋與改變,讓放伴更加確信,議題教育著實引發學生對生活的好奇、養成面對挑戰的能力與態度,這些都是思辨力與行動力萌芽的開端。

放伴會繼續帶著議題教育走入教育第一線,發揮獨特的影響力,持續為台灣教育帶來創新與突破,也邀請看見這篇文章的您,給予教育更多支持與肯定。

  • 瞭解更多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 台灣放伴教育協會官方Facebook
  • 放伴2022年度成果白皮書

加入我們的倡議活動,持續關注更多熱血青年的故事!
訂閱未來大人物電子報,讓他們的勇敢故事陪你前行
幫未來大人物Facebook按個讚
加入我們的Instagram

責任編輯:陳淑玲
核稿編輯:Yuan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