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競走》:史蒂芬金真正的處女作,一部兇狠無情的作品 - 夜上海论坛

《大競走》:史蒂芬金真正的處女作,一部兇狠無情的作品

  发布时间:2024-06-28 22:30:3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Waiting本名劉韋廷,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曾為某流行媒體總編輯,近日常以「出前一廷」之名於部分媒體撰寫電影相關文章。個人FB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最初出版於1979年的《大競走》 。

文:Waiting(本名劉韋廷,大競蒂芬的作曾獲某文學獎,走史正的作部譯有某些小說,處女曾為某流行媒體總編輯,兇狠近日常以「出前一廷」之名於部分媒體撰寫電影相關文章。無情個人FB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

最初出版於1979年的大競蒂芬的作《大競走》(The Long Walk),是走史正的作部理查.巴克曼(Richard Bachman)的第二本小說。這部作品在發行當初並非什麼矚目之作,處女直到1985年,兇狠理查.巴克曼其實是無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祕密筆名一事被人揭露後,才使得包括《大競走》在內的大競蒂芬的作巴克曼作品銷量就此水漲船高,與先前有了截然不同的走史正的作部地位。

就金表示,處女他之所以會用巴克曼之名發表作品,兇狠是無情因為在他作家生涯的初期,出版業普遍認為一名作家應該每年發行一本書即可,覺得這樣的頻率比較容易讓讀者接受,不會對書籍銷量有所影響。

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多產的金決定以巴克曼之名發表一些作品,同時藉此測試若是這些小說拿掉了他的名字,是否仍會獲得成功,最後則在這個筆名還使用不到十年的情況下,便由於被人發現,使這個計畫就此宣告結束。不過當時的金,卻也已經成為聞名全球的恐怖小說之王,就算用本名一年發表三本新作,也照樣能每本都登上暢銷排行榜的冠軍寶座,早已不受當年的想法所限。

有趣的是,要是我們回頭去看巴克曼身分被揭露前發表的數本小說,便會發現除了第五本的《銷形蝕骸》(Thinner)以外,其餘四本在故事風格方面,均與當時金以本名發表的作品頗為不同。像是剛推出中文版的《大競走》,便是一本反烏托邦的科幻驚悚小說,甚至還是金撰寫的第一部長篇,早在他處女作《魔女嘉莉》(Carrie)出版的八年前便已寫就。

《大競走》的故事背景,是在另一個並未說清楚年份,似乎處於極權統治下的美國。每一年,這個國家都會挑出一百個男孩參與「大競走」比賽。參賽者在比賽過程中不准停下休息,必須維持在一定時速以上,不斷沿著規定路線前進。若是參賽者低於時速限制超過30秒,便會接到警告,在一定時間內累積三次警告,則會視同於重大違規,立即遭到在一旁監視的軍人槍殺。至於要從「大競走」中生還的方式也只有一種,就是成為撐到最後的勝利者⋯⋯

這本金在大學一年級時寫下的長篇,其實可以讓人相當程度地看出他的閱讀喜好。像是《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這則殘酷的青少年成長故事,以及他在13歲便讀過的《一九八四》,均是他一直推崇之至,同時也確實影響了《大競走》的作品(附帶一提,金也十分喜歡在台灣以改編電影聞名、由日本作家高見廣春撰寫的《大逃殺》(バトル・ロワイア),甚至覺得《大逃殺》與《大競走》在主題及故事上有許多共通之處)。

而就內容來說,《大競走》也在相當早期的階段,便展現出了金的一些政治觀點,並透過故事內與比賽有關的種種設定,使其成為一種對於大眾娛樂的諷刺,甚至還這麼意外成為了一則預言,令人聯想到如今到處都是的各種實境秀節目,也使得這部寫於半世紀前的小說,在如今看來依舊不顯過時。

此外,若是從金的創作脈絡來看,我們也能從《大競走》那個較為黑暗的結局中,窺見年輕作家那股更為兇狠無情的企圖心,因此與後來他的作品大多總有一絲暖意的特質有所不同,正如他在《暗夜無星》(Full Dark, No Stars)一書中的後記所說,其實早在他18歲開始寫《大競走》以前,便認為最棒的小說應該同時兼具推進力與攻擊性,讓故事有時朝著讀者大吼大叫,有時則一拳正中讀者的臉。

說真的,這種說法確實就是你看《大競走》時會有的感覺。也因為如此,我個人覺得閱讀《大競走》的最佳方式,就是找一整天或一整個下午,時間長短端看你的閱讀速度決定,然後毫不間斷地把這本小說一口氣讀完,藉此才有辦法稍微與書中的角色們同步,使思緒踏上一場無法停歇的夢魘之旅。

要我來說,最好還得選個隔天不用上班的日子這麼做。因為在讀完這本小說後,你或許還會需要有一整天的時間,讓心靈好好地歇息一下。

史蒂芬.金真正的處女作,就是這樣一部兇狠無情的作品。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