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炒信、差评敲诈、追评当广告 部分网购评价成赚钱工具

  发布时间:2024-06-03 10:44:2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信用评价本是为了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却滋生了“买好评”“删差评”“收评价”的网络评价黑灰产业链。“买来的好 。

  信用评价本是好评为了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却滋生了“买好评”“删差评”“收评价”的网络评价黑灰产业链。“买来的炒信差评好评”模糊了消费者的双眼,“要好处而不可得的差评”也让商家不堪其扰,充斥广告的垃圾评价更是浪费公众的注意力。有关专家认为,敲诈要用刚性的法治“牙齿”和制度“肌肉”来捍卫消费评价信用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营商环境。

  信用评价赚钱“三大花样”

  购物、追评赚钱餐饮、当广电影等网站上,告部购评工具客观、真实的分网用户评价,是消费者甄别商品和服务是否靠谱的重要依据。然而,价成部分评价被利益裹挟,滋生出赚钱的“三大花样”。

  花样一:“删差评”,好评职业差评师假借社会监督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梁女士是炒信差评甘肃陇南的一位农村淘宝网店店主,去年她遇到职业差评师“碰瓷”:由于当时对政策了解不透,她以为自家生产、不打农药的敲诈农产品就是绿色产品,便将“绿色产品”字样写进了产品描述中。有一个买家下单后,追评赚钱以产品没有绿色认证为由,提出不给赔偿就举报,最终以赔偿400元了结。梁女士后来才知道这位买家是当广以干差评职业为生的,产品“绿色”不“绿色”倒在其次。

  花样二:“买好评”,告部购评工具刷单炒信助推销量。一些电商经营者反映,分网网店运营成本不断走高,不借助“刷单”“买流量”等“潜规则”将被市场淘汰。电商平台和商家对自身信誉和评价的重视不仅表现为“差评删除需求”,也体现为“好评返红包”,甚至花钱买好评。刷单评论的价格从5元至几十元不等,职业好评师以此牟利。

  花样三:“收评价”,消费者闲置评价异化为商品,评价位可当广告位出售。记者网上浏览多个商品看到,不少评价“文不对题”:明明商品是一件衣服,但评价里却是一款鞋子的广告推广内容。一位收评价的“黄牛”告诉记者,完成一次任务可立结3元。为了确保广告曝光率,“黄牛”只收月销售达到500件以上的商品评价,而且只收追评。

  虚假评价形成黑灰产业链

  职业好评、差评、“收评价”已经形成了一条专业的灰色产业链。记者调查发现,在QQ群里,充斥着大量“好评”“差评”“收评论”相关群组织,有的群成员高达400多人。记者加入一个差评群发现,他们操作非常隐蔽,在群里不能发言,只有通过加某个群主才能获取信息,以防被封群。

  据一位办案法官介绍,刷单群体的主要操作是通过聊天工具联系“卖家”接受任务;刷手到“卖家”店铺虚假下单并支付款项,“卖家”发“空包”;刷手虚假收货并给予好评;“卖家”将刷手支付的款项返还给刷手,并支付一定费用,刷单完成。

  一位从事淘宝男装销售的商家宣先生说,遇到过以公司形式不停对店铺进行批量攻击,而且使用多个小号,一上来就跟你讲法律条款,十分专业。宣先生透露,一般一个单子索赔500元左右,这正好达不到处罚标准,也一般不会引发商家十分剧烈的反抗。

  据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部门统计,数百个职业索赔团伙仅在2018年就做了超过10万个投诉举报。而在广州、上海一带数字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工商所每年收到的恶意举报超过5000个,少数团伙炮制的投诉与诉讼,比全国消费者提出的总和还要多。

  “针对互联网不法行为层出不穷的现状,要做到‘老法条、新解释、新生命’。”浙江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说,像恶意投诉、恶意差评等骚扰行为,如果没有达到诈骗、敲诈的程度或数额,短期内可以解释为破坏生产经营罪,但长期来看增设妨碍业务罪更有利于治理恶意行为。

  • Tag:

相关文章

  • 外交部:美國發布的《2022年國別人權報告》涉華內容充斥着政治謊言和意識形態偏見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中新社資料圖) 3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3月20日發布《2022年國別人權報告》,布林肯國務卿就此發表講話,再次對中國人權狀況指手畫腳,
    2024-06-03
  • 温台青年共学“电商经”

    本报记者 柴逸扉“直播活动的引流与转化”“短视频、直播的电商引流手法”“爆款短视频的制作”……丰富多彩的课程,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现场的温台两地青年听得频频点头,直呼“收获满满”。以“瓯越缘 两岸情”为
    2024-06-03
  • 【每周经济观察】做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必答题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作为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多个试点地区实践后,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积累了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推广的经验,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可行性。从曾经的“两张皮”到
    2024-06-03
  • 温台青年共学“电商经”

    本报记者 柴逸扉“直播活动的引流与转化”“短视频、直播的电商引流手法”“爆款短视频的制作”……丰富多彩的课程,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现场的温台两地青年听得频频点头,直呼“收获满满”。以“瓯越缘 两岸情”为
    2024-06-03
  • 私占公共车位 交警将现场调查取证 证据充分即可处罚

    《私自违规占用停车位 泉州开出首张处罚单》追踪私占公共车位 手段五花八门交警将现场调查取证,证据充分即可处罚海峡网9月3日讯泉州网记者 黄枫 实习生 傅智佳 文/图)近日,晋江交警对一家冷饮店擅自在公
    2024-06-03
  •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条漫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
    2024-06-03

最新评论